有人因理想远行 有人为现实返乡
有人因理想远行 有人为现实返乡
——2017阳光蓓蕾.走进雅安大型公益活动
△严桥镇荣盛小学
◎ 2013年雅安地震之后,荣盛发展捐资重建雅安市严桥镇新和小学,该学校在地震期间受损严重, 经过多方努力,学校于2015年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。崭新的校园极大地改善了孩子们的学习环境,但由于地 理、经济条件限制,孩子们在学费、课外书籍、文体用品等方面仍然紧缺,他们期待大山外爱心人士的关注 和帮助……
◎ 2017年4月20日,成都西部白癜风医院“阳光蓓蕾”公益工程再次起航,为雅安贫困山区学校援建 “阳光蓓蕾.阅览室”,为学校和学生赠送课外图书。同时,还开展了助学金援助、桥梁修补以及教育基金 援助等各项爱心行动,为开拓孩子们的视野、发展山区教育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。而严桥镇荣盛小学,便是 我们此次帮扶的学校之一。
这是我们一行人第3次来到雅安。从2015年开始,我们成都西部白癜风医院便借助“阳光蓓蕾.关注贫 困山区儿童”工程,累积帮扶了当地贫困学校十余所,为数百名贫困小学生发放爱心书包和数十万元助学金 ,同时还为当地三名白癜风患者提供了免费的医疗援助。
无法退休的校长
4.21日,我们抵达了此次“2017阳光蓓蕾.走进雅安大型公益活动”最后一所帮扶学校——严桥镇荣 盛小学,年过花甲的罗校长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。这种“热情”与我们平时礼貌待人的热情有所不同,看 得出,罗校长是真的发自内心的激动和感谢——他佝偻着身体,连连向我们握手道谢。在接受采访时,他言 语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语无伦次。
在我们想象中,校长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?光从外形上看,他黝黑的皮肤、满脸的褶皱……并不像是 一所学校校长的样子。是的,他老了。年过花甲,早就到了该退休的年龄。但学校134个学生,除了他,就 只剩下3位老师了。他不敢退,也不能退。
农村教师资源紧缺 贫困山村尤甚
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发布的《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》显示,农村教师队伍中有51.2%的人 被初次配置到乡村学校,但在二次配置中有56.9%的教师调进了县城,有36.7%的农村教师“想要离开”现在 的岗位。
造成乡村教师紧缺的原因很多,也是目前很多乡村共同面临的问题。尤其是对贫困山村来讲,不光是 教师少,教育资源缺乏,还有山村小学分散,基本3、4个老师就得管一个小学。
有人因理想远行 有人为现实返乡
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,年轻一代的迁徙愈加频繁和密集。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,聚集在城市,成为 奋斗在最前线的工程师、医生、教师、快递员、外卖小哥……从某种角度来说,他们是当下中国城镇的中坚 力量。
不再局限于自己生长的地方,远方似乎更能承载年轻人的梦想。有人为了理想远行,也有人为现实返 乡。严桥镇荣盛小学的李远忠老师,便是“为现实返乡”一员。
李远忠是位80后,09年大学毕业后,在严桥镇新和小学(现严桥镇荣盛小学)代课。代课一学期后便应 征入伍,用他的话说“算是任性追逐了一次自己的当兵梦”。部队服役2年后,他又回到了这里教书,直到 现在,已经6年了。这6年里,他不仅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,对于没有人照顾的留守儿童,他还会关心孩子 们的生活起居以及心理教育。
大学毕业放弃“大好前程”
返乡教学6年:既当爹又当妈
在很多人眼里,李远忠的行为显得“有点傻”。大学毕业,风华正茂,只要他愿意,也许前方等待他 的是“大好”前程。但他却回到了这穷乡僻壤,拿着微薄的工资,过着艰苦的日子,对孩子们来讲,他“既 当爹又当妈”,老师这个身份,俨然已经增加了多重的定义。
李远忠老师告诉我们说:“我读书的时候就发现我们这儿比较缺老师,毕业后来这教书,又看到学校 确实非常缺人。有时候一个老师,要上几个班的课,学生多,老师根本忙不过来。”简简单单几句话,就是 他留下的理由——缺人,所以我留下了。
除了求学的几年离开过这里,李远忠其实是土生土长的雅安人。对他来讲,留在这里教书,是他的“ 大义”。和当年应征入伍一样,和他的名字一样,志存高远,忠心为国。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,这些山 村孩子本来就起步晚,获得的知识少,他是从这里走出去的,对这些孩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——希望以后会 有无数个“他”走出山村。
来的人多,真正留下的人少
他说自己留在这里教书,家里人还是挺支持的。他也并不图个什么,不会要求这些孩子像他一样再回 来。因为有点苦,他舍不得。“学校新招一个老师,如果是本地人的话,一般情况下能呆3~4年。如果不是 本地人的话,几个月,一两年基本上就走了。对大家来讲有机会的话,还是想去更好的地方。”
被问起为什么乡村老师这么稀缺的时候,李远忠老师回答到:“现在教师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是弱势群 体,很多师范类学校出来的学生也都不想当老师。山区本来就贫困,交通也不方便。你看我们学校整体环境 虽然有些提高,但是一些设施还是没有完善。像我们这儿每年招来的老师,学校没有住宿的地方,所以大家 每天放学还得花一两个小时从这里走几公里回去,早上又得走过来。再加上工资微薄,很多人就坚持不下去 ,没办法在这个地方呆了。”
严桥镇,地处雨城区最南端,距市区30余公里
为什么留下来的老师非常少呢?实际上根据调查统计显示:一是乡村地区地处偏远,生活艰苦,很难 长期待下去;二是教学环境差,并且任务重,全部科目都得一个人承担;三是没有新的教师补充,而农村孩子 却在增加;四是农村教师这个职业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;五是和城里教师相比,乡村老师收入低、待遇差、发 展空间小,还远离自己的家。
“没有老师指导,孩子的天赋只能荒废”
孩子的梦想,是成为一名画家
最后,他希望通过我们(成都西部白癜风医院)的镜头传达这样的信息:“其实,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 一样,很渴望艺术,他们喜欢唱歌、跳舞。”李远忠说,“音乐、美术教育,一来可以调剂学生情绪,使其 放松,更好地学习;二来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培养;第三,很多农村孩子非常喜欢音乐、美术,有 不少很有天赋。但由于没有专业教师指导,只能荒废、放弃了。”
我们帮扶的所“北郊蒙泉小学”是由校长代上音乐课
李远忠老师停顿了几秒,继续说:“现在城市家长特别重视孩子钢琴、舞蹈、声乐等方面的培养。在 这方面,由于师资的匮乏,农村孩子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。所以希望社会各界的朋友,如果有机会有时间的 话,可以到我们这个山村学校来支教。尤其是艺体类的老师特别缺,这些孩子从来没有上过真正的美术、音 乐、绘画课……”
简单、质朴、一心为学生。这是令人值得尊敬的“最美坚守”。
△结语
我们无法否认,很多乡村老师在坚守的同时,城乡收入及经济水平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,所以有很多 人渴望着“逃离”。尤其是年轻人,他们难以安守清贫默默奉献至终老,这当然不是他们的错,没有人应该 承受这样的清贫。
如今,很多乡村教师不仅工资低待遇差,甚至在有些个别极端情况下,在学生们眼中成为了被淘汰下 来的“产品”:他们认为老师“在社会上也没什么尊严,所以就只有在我们面前装装权威耍耍威风而已”, 当老师的苦心教育成为学生心中的“装装权威耍耍威风”时,岂不是显得既无奈又悲哀。
由此,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个问题:乡村教师的付出应该得到回报吗?
我们无法回答,但却非常明白,只是一味地讴歌无法解决任何问题。
收藏 打印文章